逾60宗道路工程合併施工

2025-05-17

【本報訊】「優化道路工程協調工作組」(下稱「工作組」)成立兩個月以來,轄下道路工程協調小組(下稱「協調小組」)討論多項工程項目,當中逾60宗工程項目將採取合併施工,避免重複開挖,經評估工程的急切性及考慮到部分施工地點鄰近學校,8宗已合併施工的大型工程於本月中旬至7月期間分階段開展(詳見附表)。而營地大街工程作為首個預留管線試點項目,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動工,屆時可為周邊不少於5個待發展地段一併預留管道。



道路工程協調小組昨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協調小組在工作組成立兩個月以來的工作情況,以及將於今年夏季開展的工程項目。其中,為提升道路工程效率,協調小組在過去兩月已討論近280宗道路工程項目;經審議,約120宗獲通過具條件開展,並協調當中過半數、即逾60宗項目安排合併施工,其餘工程則已確認為僅得1個公共部門或管線專營公司需在有關路段施工。經評估工程的急切性及考慮到部分施工地點鄰近學校,其中8宗已合併施工的大型工程於本月中旬至7月期間分階段開展。工程主要涉及管道鋪設、接駁街渠工程、行人路優化、道路維修、電力與天然氣網絡鋪設等,相關臨時交通安排詳情將適時公布。


其中,何鴻燊博士大馬路一帶管道鋪設工程,預計率先於本月中旬開展,施工道路長度為800米,施工期100日,屆時涉及行車路過街施工,保持有限度通車。


營地大街工程首個預留管線


另一影響較大為南灣大馬路公教中心接駁街渠工程,市政署道路處代處長容錦龍介紹說,工程預計7月上旬開展,涉美麗街及南灣大馬路的清污水接駁。因工程關係,預計進入美麗街位置將全線封閉,部分車位停用,他呼籲駕駛者留意交通改道消息,申請施工期15日至40日。容錦龍又指,視乎實際交通情況,將與交通局協調,希望盡量壓縮工期。


另一方面,協調相關公共部門和管線專營公司提前預埋各類管線及預留接駁管道,為工作組的重點工作方向之一。透過預留管線,有利日後新發展項目的管道接駁工程只需於施工地段範圍或僅佔用小面積行人道開展,從而減少對交通的影響。同時,各管線專營公司亦須檢視擬施工路段在未來3年的預計需求,在開挖期間一併預留管線。當中,計劃今年第四季開展的營地大街工程將作為首個預留管線的試點。經協調,是次工程除把4幢新建大廈之接駁街渠工作合併施工外,也為周邊不少於5個待發展地段一併預留管道,日後相關地段發展時可按照預留管道位置進行接駁,減少再在營地大街開挖而封閉交通的需要。


此外,協調小組要求各承建商,在確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採取各項措施縮短工期,務求盡快恢復正常交通安排;同時,鼓勵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等「三新」的應用,尤其條件合適的地點使用套管或水平定向鑽等非開挖技術,以進行水管維修或電纜鋪設工程。


多部門監督檢視大範圍工程


被問及以營地大街作為首個預留管線試點項目的原因?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廳長曾祥軒表示,以營地大街為試點,皆因該處有數個私人地段要做接駁工程,政府檢視整個範圍後,為有待發展土地先預留管線,未來相關發展人可根據已預留的位置,只須在周邊行人路開挖,可將營地大街再次開挖的可能減至最低。他又指,協調小組的新機制加入多個監督部門,尤其專責部門如工務局參與,每當開展較大範圍工程前,先由各部門作檢視,如工務局先對土地開發作檢視等。至於有否關於下一個預留管線項目的規劃?曾祥軒稱未來會詳細公布。


交通事務局協調處代處長麥豪傑表示,營地大街是單車道行車,行車空間較小,他形容「一掘就要封路」,政府為待發展地段預留管線後,可減少重複開挖及封路,降低對交通的影響。


另外,被問及今年夏季開展的8項大型道路工程中哪一項對居民、交通影響最大?曾祥軒表示,是次新聞發布會是介紹暑假各道路工程的初步範圍,相關交通措施、對交通影響的評估等資訊,會在工程開展前發布。


20250515.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