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夜幕低垂,星光熠熠,中國首座西式劇院─澳門崗頂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內華燈綻放,由澳門現代芭蕾藝術學會傾力打造的原創現代芭蕾舞劇《伯多祿五世劇院》前日在此隆重上演。本次演出特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處長徐東傑、澳門文化局演藝發展廳廳長郭妙瑜、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教育資源廳廳長鄧偉強等嘉賓蒞臨現場,與眾多藝術愛好者共同見證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
作為中國首座西式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自1860年落成以來,一直是澳門多元文化碰撞與交融的象徵。此次演出以劇院悠遠歷史為靈感,通過現代芭蕾的肢體語言,將西方藝術形式與東方敘事美學巧妙結合,重現這座建築作為亞洲藝術殿堂的輝煌過往。舞者以優雅而富有張力的舞姿,在古樸典雅的劇院空間中,引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中葡文化交織的浪漫與深情。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不僅吸引本地藝術愛好者,更迎來從上海、江門、香港等地專程飛赴澳門的觀眾,共同見證這一藝術盛事。
四地精英聯袂演繹中葡情緣當代呈現
舞劇取材自葡國詩人賈梅士與中國妻子的愛情傳說,由來自內蒙古、廣州、香港及澳門本地的頂尖舞者聯袂演繹。不同地域的藝術風格在舞台上碰撞融合,為這段跨越文化的愛情故事注入豐富的情感層次。觀眾在流動的芭蕾語彙中,既感受到草原的豪情、嶺南的婉約,也體會到港澳的現代藝術張力,展現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匯點」的獨特魅力。
製作人、總導演舒琴表示,這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利用舞台表演、活化世界遺產,豐富空間中的內容,提煉屬於空間原本的故事。透過創作,窺視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一些角落,替它們繼續又不同的形式發聲。善用世界遺產建築,保護她們的故事。持續地展現其魅力。形成一種獨特的演藝模式。本次演出希望提升本地青年及舞蹈愛好者對藝術的熱愛與認識。劇目共包含66位演職人員,其中53位為本地居民和13位來自大灣區城市的演員和主創。這不僅為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舞台,更讓他們親身參與專業原創製作的全過程,從中學習實踐經驗。透過這樣的平台,我們希望激發更多人對舞蹈的興趣,並為社區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讓觀眾深切感受到本地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次演出是澳門推動「旅遊+藝術」融合的重要實踐,特別選擇夜間時段在崗頂劇院這一世界遺產建築內上演,為觀眾提供沉浸式的文化體驗。原定於本月28日晚上9時的首演場次門票一經發售即迅速售罄,應廣大觀眾熱烈要求,主辦方特別加開晚上6時30分的開放綵排場(Open Dress Rehearsal),兩場演出均座無虛席,反響空前。許多觀眾表示,在百年劇院中欣賞原創芭蕾舞劇,不僅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享受,更是一次深度的歷史文化之旅。
澳門現代芭蕾藝術學會衷心感謝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的鼎力支持,以及澳門文化發展基金、東方基金會、崗頂劇院業主會的協力相助。未來,學會將繼續以藝術為紐帶,推動澳門文化傳承與國際交流,為觀眾帶來更多跨越時空、融合東西的藝術傑作。
敬請期待澳門現代芭蕾藝術學會的下一部精彩力作,讓我們共同見證澳門文化藝術的璀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