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策座談會研振興產業築牢民生

2025-07-07

【本報訊】由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主辦的「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昨下午3時在世貿中心蓮花廳舉行。座談會主題為「齊心協力.共築社會幸福基石」,冀通過學者及社團代表深入探討如何把握新時代發展機遇,振興澳門產業,築牢民生基石。



該會理事長高岸聲致辭時提出3點建議:一、建立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援體系,建議積極調配財政資源及各項基金,加大力度對潛力新興產業的長期投入,尤其須關注產業中長期發展的韌性,適度對產業的投放資源保持耐心,給予精準政策支持。在推進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構建引才、育才及留才的良性循環體系至關重要」;澳門青年是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提供青年實習機會與職業發展通道,避免澳門青年「結構性失業」與「技能錯配」的情況。


二、構建以人為本的民生治理模式,建議運用精準、具針對性的民生支援政策,優化社保、醫療、教育等方面的財政支出效能,通過完善財政管理、優化財政政策、健全財政體系,構建多維度、多樣性的民生支援及協助機制。同時依托社團的輔助與支持作用,滿足社會公共服務需求;需關心不同年齡層居民的就業情況,持續監測就業率、薪資水準、技能缺口等,加大力度推進就業培訓及配對服務,動態調整就業政策,以保障居民就業情況。


透過數字技術提升新質生產力


三、構築澳琴協同發展新格局,探索跨域合作,促進跨域治理,優化「分線管理」的政策框架,讓澳門與橫琴之間的「人流、物流及資金流」運作效率進一步提升,才能夠實現更高效、更順暢的澳琴協同發展效能。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鍾韻在「他山之石」環節以《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題分享心得。她指出:國家規劃建設「19+2城市群」,大灣區城市群是當中的重點,其中交通協同發展顯著,如「大號地鐵」(城際鐵路)推動「四網融合」,為產業、人員、資源等協同發展提供1小時通勤條件,且產業集群以城市群為單位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除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也透過數字技術實現新質生產力提升。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大灣區的中外合作辦學增多,體現通過規則對接實現高水平開放。


用好中葡帶路平台促琴澳一體


鍾韻續稱,澳門有建設中葡合作平台的明確目標,粵澳合作中有多個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元素。結合國家「十五五」規劃及澳門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的機遇,為澳門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建議澳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數智融合、平台經濟。政府可引進龍頭企業,支持企業出海,幫助其數字化轉型。又建議關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點平台,推進琴澳一體化,利用制度創新優勢,讓澳門在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中找到切入點,同時要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同場並由10名社團代表分別就「振產業多元,促區域聯通」,及「穩社會發展,築民生基石」為主題展開討論及分享。



20250706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