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立:主動求變迎經濟新格局

2025-07-07

【本報訊】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舉辦「2025年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指出:隨著外部形勢和內外環境變化,經濟適度多元是澳門的「必做題」,但產業結構轉型會經歷「陣痛」,需各界做好準備。他建議特區政府深化研究並出台適應新形勢的經濟適度多元新規劃政策措施,相關企業需創新模式,開發特色產品服務,社會各界要改變被動思維,主動參與多元建設。



劉本立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重要講話,及今年5月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對港澳工商界提出的「4點希望」,都表達了對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殷切期望。這既是內在需求,也是疫情後面對外部形勢與內外環境變化的必然選擇,社會需充分認識到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的必要性。同時,產業結構轉型向來要經歷艱辛的過程,因此無論是特區政府、中小企業還是澳門居民,都需要有充分認知,以主動應變、求變的積極態度迎接產業結構轉變,而非被動等待。


他建議特區政府深入研究並盡快出台適應新形勢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規劃與政策措施。細化現有的「1+4」規劃,結合澳門自身優勢精準定位,聚焦重點制訂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和引領性的產業政策。盡快檢討現有人才引進政策,需從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需求角度考慮相關問題。


開發新特色產品打造獨特消費體驗


針對涉及「1+4」的企業,他建議創新經營模式,開發新特色產品和服務,為消費者市場打造獨特的消費體驗,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盡快搶佔市場發展機遇。他又指,澳門正處於經濟轉型關鍵時期,社會各界應以主動求變的態度迎接新格局下的經濟社會轉變,堅定發展信心,積極參與經濟適度多元化建設。


劉本立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澳門經濟表現顯示,5月及6月旅客增多,博彩收益及服務出口有所改善,預料第二季度表現會較第一季度好。但現時澳門經濟最大問題在於發展不平衡,主要是社區經濟受到消費外流影響,且房地產價格總體呈持續下跌趨勢,影響中小企房產按揭估值乃至融資能力,居民物業面臨貶值,對消費信心產生一定影響。故澳門經濟基本面雖然大致保持穩定,但當中存在隱憂,包括北上消費趨勢持續,及旅客消費模式和結構的轉變,社區經濟和整體消費力度均有下降趨勢。他建議政府要加強措施吸引更多旅客來澳消費,並想辦法與工商社團、社區商戶合作,提升旅客在澳門的旅遊消費體驗,增加消費力度和深度。


IP經濟要融入社區團體商戶合作


至於政府正透過「IP經濟」推動社區經濟發展,劉本立認為「思路不錯」,但實施過程中要考慮加強與社區團體、商戶的合作,例如開放IP授權予商戶,讓IP也能融入商戶的商品,讓顧客、遊客都能參與其中,而非簡單的打卡拍照。


澳門學者同盟理事會會長葉桂平分享說,現時澳門不少歷史遺留問題與深層次矛盾並存,表象問題與深層次矛盾並存。深層次矛盾主要在於法律建設的滯後與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仍存在矛盾,土地供應不足和發展空間不足的矛盾,以及居民對政府期望日益提高和公共服務能力的矛盾,他認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才能讓民生問題得到較好解決。



20250706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